首页» 北医情»

春华秋实五十载(续完)
发布日期:2009-04-10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   张世杰(1919-1988年)  北京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,我国著名中医儿科学家。师承祁振华。擅治儿科疑难疾病。著有《中医谈食物保健》一书,撰写论文10余篇,部分临床经验曾收入《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》。
 
    柴松岩(1929-)北京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、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《北京中医》杂志编委、北京市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医师,我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教授。发表专著多部及学术论文28篇。1982年曾赴日本讲学。擅治妇科闭经、子宫不规则出血、卵巢功能低下性不孕症等疾病,疗效卓著。
 
    刘铁锋(1928-)毕业后工作于北京市安定精神病院,任主任医师。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领域颇多体会和贡献。
 
    傅德逵(1925-1999年)毕业后工作于北京市公安医院,任儿科临床医师。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方面,颇多心得体会和贡献。
 
    王羲明(1930-)我国著名中医专家教授。1957年在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从事医教研工作。1962年调上海市中医医院,任内科主任医师,创建肿瘤科、肿瘤研究室、中心检察室等兼主任,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、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、顾问,上海市医卫高级职称评审委员,师承丁济万、黄文东、章次公、徐衡之。发表《中医治疗疑难杂病秘要》等专著10余部及论文百余篇,共百万余字,部分文献入录美国《MEDLINE》数据库。1977年获上海市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。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医学专家证书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。其事迹已载入《中国名医列传》等书中。
 
    刘崇晏(1928-)全国中西医眼科学会委员,《中医眼科杂志》编委,上海市中医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,上海市中医医院眼科主任,我国著名中医眼科专家教授、主任医师。出身于中医眼科世家,随父刘枕青学医。创用针拔术治疗白内障获得成功,有效恢复盲人视力;善用中草药治疗干眼症、角膜溃疡、眼内出血、砂眼等疾病,疗效卓著;擅长下睑下垂、斜视等矫形术。撰写《中医眼科学》、《中医眼科临床指南》等专著多部及论文20余篇,约10万余字。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医学专家证书及政府特殊津贴。其事迹得到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。
 
    黄吉赓(1929-)全国著名老中医药专家,上海市防止非典型性肺炎中医专家咨询组副主任,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呼吸委员会顾问,上海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组教授、附属曙光医院内科主任医师。出身中药世家,师从丁济万、童少伯学医。发表《临床中医内科学》、《慢性肾炎的中医理论和治疗》等专著多部及论文13篇。钻研肺脾肾气化理论,善治肾脾肺系疑难杂病;创制开发泽漆、地龙、银黄片、抗炎灵等效方。1978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,1993年获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三等奖。
 
    程家正(1927-)上海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,《儿科临床杂志》编委顾问,上海中医药大学儿科教研组教授、附属曙光医院名老中医、儿科主任、附属岳阳医院儿科顾问,我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教授、主任医师。师从丁济万和叔父程国树学医。主编《中医儿科临床手册》、《中国医籍大辞典》等专著多部及论文数十篇。其事迹已载入《浙江教育名人录》等书。
 
    吴翰香(1918-2005)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,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组教授、附属曙光医院内科主任医师、血液病研究室主任。师承马云宾。发表《实用中医血液病学》等专著多部及“祖国医学的贫血史略”论文10余篇。在缺铁性贫血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急慢性白血病等中医药治疗领域具有独特专长。
 
    夏涵(19260(1982)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教研组副主任、中医西三部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、附属曙光医院中医外科副主任、附属岳阳医院中医外科主任,我国著名中医外科专家教授、主任医师。出身中医世家,随父夏墨农学医。编有《中医外科护理》一书,约25万字,发表“外科夏墨浓的学术经验”等论文20余篇。在皮肤病、肛肠病等中医药治疗领域,疗效卓著。
 
    汤颂延(1921-1982)1957年工作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,任针灸科临床医师。1958年调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,我国著名老中医针灸专家。1960年开创首例针灸麻醉应用于肺叶切除术,并获得成功,20世纪70年代初发明独特汤氏头针疗法,经20余年实践,疗效确切,至今仍予传承应用中。临床擅长应用芒针疗法,疗效显著。
 
    李应昌(1918-1979年)毕业后工作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,任中医内科临床医师。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40余年,对老年病、高血脂症的中医药治疗方面,颇多心得体会和贡献。
 
    曹余德(1921-2003年)上海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会委员,上海市华东医院主任医师、中医科主任,我国著名中医老年病专家教授。师承丁济万、程门雪。参编《常见老年病的诊断和防治》、《老年生活与健康》等专著及论文数十篇。
 
    袁正刚(1918-)江苏省中医学会第五届理事,南通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,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南通分会副理事长,南通市科协常委,南通市中医研究所顾问,南通市政协委员,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、主任医师。师承余无言。编著《王孟英医案按》,约3万字,共约9万字;协编《中药大辞典》等撰写论文20余篇。创用攻邪纯中药疗法治疗胰腺炎、胆囊炎、胆道蛔虫病等急腹症,疗效显著。
 
    诸方受(1926年-)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学会常务委员,江苏省中医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,中国中医研究院客籍教授,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、江苏省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。师承石筱山。早年发表“关于固定的若干问题”论文,明确指出治疗骨折须“动静结合”的新观点,并撰写“胸胁内伤证治探讨”等论文30余篇。参编《中医骨伤科学》、《中医伤科学》等专著6部,约30万字。编剧录制“肩关节脱位”、“腰麻推拿”等多部电视教学录像片。
 
    徐景藩(1927-)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,江苏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、院长,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。出身中医世家,师从父徐省三和朱学春学医。参加编著《中医内科学》等多部,撰写论文80余篇。擅长诊治脾胃病,提出胃病三型辩证疗法。1987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甲级奖一项。
 
    张济群(1925-1995)南京市中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。出身中医世家,自幼从父张润生学医。撰写有“慢性肾炎证治”等论文10余篇。擅长内科,创用大剂量瓜萎根与附片消除蛋白尿,大剂量大黄与白芨治疗各种血症,疗效显著。
 
    藤捷(1919-1984)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内科组长、副主任医师。师承张殿卿。撰写“我对三焦的认识”等学术论文数篇。擅长辩证论治急性病及热性病,尤对《内经》五脏应五音有独到体会,善用二胡等多种乐器演奏,发挥音乐治疗作用以陶冶情操,振奋精神,和谐激情,促进食欲,舒心安眠,解除忧郁。
 
    郭仲轲(1923-)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副教授、副主任医师。曾参加编写《简明中医辞典》、《中医大辞典》、《中国医学百科全书.中医外科分册》及《中医外科学》的皮肤病部分,具有独到见解。
 
    何久仁(1921-1987)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。撰写“黄疸证治心得”等论文10余篇。对“肝气虚”、“肝阳虚”有较深入的探讨性研究。

   谭榕伯  毕业后工作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内科,任主任医师,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领域,颇多心得体会和贡献。

   田令群(1930~2003年)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首届委员,《四川中医》编委,《实用中医药杂志》编委,重庆市中医研究所中医急症内科主任医师。师从胡泽民。发表“五衰的中医治疗及研究进展”等专著多部及论文40余篇,共计100余万字。长期致力于中医急症系统工程的研究,从事急症重要制剂改革,创用新制剂、新剂型及多途径投药等综合措施,在提高中医抢救应急能力方面,颇多建树。曾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两项。其事迹载入《中国名医列传》等书。

   赵成春  毕业后工作于重庆市第六纺织厂卫生所,任副所长、内科副主任医师,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职工常见疾病及卫生保健方面作出重要贡献。1989年创办北京医科大学重庆校友会,任主要负责人,在团结校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
   袁超凡  毕业后工作于重庆市南岸区第一人民医院内科,任主任、副主任医师,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领域,颇多心得体会和贡献。

   岑鹤龄(1920年~ )广东省名老中医,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内科主任,我国著名中医专家教授、主任医师。主编《中医临床新编》、《中医内科》两书约73万字,论文20余篇约15万字。在温病、黄疸肝炎的中医药治疗方面,具有独到见解。

   孔昭淦  毕业后工作于广州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,后调任广州市医药卫生研究所,任内科临床医师,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方面,颇多心得体会和贡献。

   李青(1925年~ )广东省佛山市名中医,中华医学会佛山地区分会副秘书长,佛山市中医学会秘书长,佛山地区中医进修班、佛山市医士班、中医学徒班兼任教席,医士提高班主任,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、主任医师。出身于中医世家,自由从父学医。发表《医学纵横录》等专著多部及论文40余篇。创制三仙片、行气止痛胶囊、李氏特灵胶囊、消糖复康胶囊等制剂,享誉海内外。

   谢权基  毕业后工作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,任外科临床医师。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疾病方面,颇多心得体会和贡献。

   李建中  毕业后工作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,任内科临床医师、讲师。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方面,颇多心得体会和贡献。

   体  会

   全班同学毕业至今已有半个世纪,回顾历程,有三点体会如下:

   1. 艰苦创业,业绩永存

   在党的信任和培育下,对已继承传统医学的中医师,深造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,使之成为我国首批获得精中通西双重学历的新一代高级优秀医师,充实中医研究技工和中医院校的技术骨干队伍,由于培养目标明确,有高达88.4%的中医学术研究参与率。毕业50年来长期考察显示,全体学员责任性强,坚持艰苦创业,钻研中医典籍,专心于融古今,开拓创新。他们以弘扬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,致力于传统中医药学术研究系统工程,获效显著,硕果累累,成就辉煌,著作风声,贡献卓越,大大促进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,推动了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成长。多人业绩列入当代高级医学专家名人传记之中。

   2. 贯彻党的中医政策是关键

   中国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,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。全国首届中医药专门研究人员班的诞生和成长过程,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产生的新生事物,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,成为后来培养高级中医药研究人才的典范。犹豫党中央高瞻远瞩,首先肯定中国医药学宝库中蕴藏这优秀文化和灿烂亮点,经过努力发掘,其独特疗效优势,必将开创举世瞩目的壮丽事绩。故发布招生计划后,深得中医界前辈们的响应,愿将中医弟子和子女选送报考入学,在已经继承传统中医基础上,重点深造现代科学技术,使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挂钩接轨,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成长和发展。所以,今后仍然要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引下,加强团结协作,为振兴新中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更大贡献。

   3.展望未来,再创辉煌

   坚持奋发图强精神,加速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。

   继续贯彻党的中医政策指导思想,切实重点培育高级中医药专门研究人才,乃是发展中医药的可靠保证。只有伟大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,继续贯彻党的中医政策指导思想,才有大力扶持和振兴祖国传统医学科学的光明前程。

   坚持科学发展观。中医药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,其地位、作用及科学性不容置疑。为了阐明其机理,增添说服力,应在中医药领域引进近代科技进步和研发方法,以加强发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学术本质的力度。当前,中医药事业已进入加速发展的轨道,更要抓住有利时机,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。

  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,中医药具有验、便、廉、简的特色优势,在常见病、多发病、慢性病和疑难病方面,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,加大中医院校特色专科的建设步伐,并使中医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得到大力推广应用,可以大大缓解当前看病难、药价贵的状况。

   切实推进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系统工程。继承与创新有着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性,继承是源泉,创新是发展,推陈才能出新,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的关系,充分遵循中医学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,加强优秀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掘。由于中医药最具有原始创新潜力,统筹兼顾文献整理和研发创新机制,坚持以临床实践为核心,实现联合协作攻关,开发出有利于重大疾病防治的、独特有效的诊疗技术,加强具有良好疗效的中药研制,坚定不移地加速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医疗科学,让中医药为构建和谐社会再创新的辉煌。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